文言语句的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保留原意和语言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所谓“达”就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
翻译文言语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怎样直译呢?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所谓字字句句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并作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否则很难准确地译出文意。怎样意译呢?意译应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地翻译原文词语,灵活地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甚至可以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在具体进行翻译时,常用到以下一些技法:
1.对译法。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
2.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也发生变化,说法不同的一类词,在译文中替换为最新词义。
3.调整法。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数词后置、状语和补语的特殊语序等“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规范,将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
4.保留法。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业术语,如人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庙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名称等。另外,如“度量衡”等一些名称,既可保留,也可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
5.增补法。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
6.删削法。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以及一些音衬助词等。
四、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文言文的整体阅读理解是建立在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的。对字、词、句的翻译理解不仅要掌握它们的规律,更要多背诵、多积累。积累文言虚词“之”“其”“而”“以”“则”的用法,积累文言实词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词语的用法和意义。掌握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的规律和译法。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又对关键实词的理解有了一定积累,才能顺利疏通文意,掌握文章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